(原標題:客戶185萬買南京銀行理財 銀行承諾6%-8%收益卻虧25萬)
曾因違規(guī)銷售基金產品被江蘇證監(jiān)局責令整改的南京銀行,仍拒絕對投資者進行賠償。據報道,因“鑫元基金”產品導致虧損的投資者高女士起訴南京銀行,該案件日前已在南京市秦淮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事實上,在類似的理財糾紛事件中,投資者要想追回本金損失難度重重。缺少核心證據、購買產品時證據留存意識不強等原因,令多數投資者難以通過法律途徑追回損失。
高女士185萬買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承諾6%-8%收益卻虧25萬
據了解,高女士花費185萬元在南京銀行購買了“鑫元一年定期開放A”產品,到期后,本金虧損達25萬元。高女士認為,南京銀行的理財經理在兜 售該基金產品時,不僅未進行任何風險提示,還承諾會有6%-8%的收益,該做法違反了銀監(jiān)會相關規(guī)定,并導致了自己的損失,要求進行相關賠償。
《投資快報》記者關注到,事實上關于南京銀行違規(guī)銷售“鑫元”基金產品的風波已經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去年12月,就有多位投資者投訴該銀行在銷售 “鑫元半年期”基金產品時存在誤導,沒有提示風險,一再強調產品穩(wěn)健等虛假宣傳行為,給投資者造成少則兩三萬元、多則近20萬元的經濟損失。關于“鑫元半 年期”違規(guī)銷售的事件也已經有過監(jiān)管機構“拍板定性”。
江蘇證監(jiān)局此前發(fā)布《【行政監(jiān)管措施】關于對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指出,“南京銀行有3家支行(陽光廣場支行、江南大廈支行與大廠支行)銷售人員在銷售鑫元半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時使用了未在我局備案且內容標注有‘半年絕對回報13%’字樣的資料”等在基金銷售業(yè)務中存在的違規(guī)情形。
違規(guī)銷售被處罰
南京銀行被指擅長推諉
但同屬“鑫元”受害者的高女士卻依然沒有獲得本金賠償。對此,南京銀行代理律師稱,南京銀行已出臺對接方案,讓投資者購買南京銀行的其他投資產品,超過99%的相關投資者已通過協商解決了矛盾。不過,作為“接盤者”的新投資產品,其風險也需要由投資者自擔。
針對此事,北京一家媒體記者嘗試聯系南京銀行人士尋求更多信息。該行北京分行相關人士表示,不了解其他地區(qū)的事情,建議咨詢總行董秘或辦公室。隨后,記者致電該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同樣表示不清楚,無法回應。
在去年連續(xù)降息導致利差縮減、經濟結構轉型令壞賬攀升等不良因素下,銀行紛紛瞄準中間業(yè)務進行轉型,理財產品便 是零售業(yè)務中的一大重點。而一旦出現虛假宣傳、誤導銷售,致使客戶出現損失后,客戶想要維權就變得阻礙重重。金融法教授劉少軍指出,因為理財 產品的虛假宣傳而起訴銀行的個人,很少有獲勝的案例。監(jiān)管機構的處罰力度有限,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解決消費者的損失賠償問題,這樣才會對銀行形成真正 的壓力。然而實際情況是,監(jiān)管機構處罰過后,就沒有人管消費者了。
維權專家:私下承諾不可信
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在這類案件中舉證責任在消費者,但很多關鍵證據在銀行手中沒有交給投資人;也有許多投資人自己對證據保管、留存意識不當,所以出事后主要是通過行政投訴來施壓,最終達到和解。
對于避免虛假宣傳、誤導銷售的問題上,除了處罰約束外,監(jiān)管機構給出的預防藥就是“雙錄”機制。銀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此 前表示,2016年底前,要求主要的、有條件的商業(yè)銀行要全面推開理財產品“雙錄”?!半p錄”即辦理流程要錄音、錄像,從而保證客戶的知情權?!半p錄”可 以加強銀行投資產品的全過程管理,更好地治理銷售誤導問題,也利于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分析人士表示,同期錄音、錄像也是國際慣例,有利于約束銷售人 員,消費者維權取證也更加容易。但是還是需要提醒消費者不能輕信銷售人員在非錄音、錄像期間做出的承諾,尤其是熟人之間的私下承諾。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jiān)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