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桃園三結(jié)義,王英仙島湖有仙島四結(jié)義的故事在一直流傳。
夏夜,仙島湖的漁火漸次亮起,94歲的黃昌明老人坐在谷才村的老槐樹下,蒲扇輕搖,向圍坐的孩童講述那段被湖水封存的往事:“這千島碧波之下啊,埋著咱四村先祖的腳印,也淌著咱王英人舍家為國的淚……”
湖底故園:四村先祖的拓荒史詩
“大約300多年前鬧饑荒,四個后生逃難到永福里——那時這兒可不是湖,是連片的肥田沃土!”老人瞇眼望向湖心,“黃谷才扛著鋤頭墾東邊崗地,萬谷祥拎著漁網(wǎng)守西頭河汊,石谷貞在北山鑿石砌屋,陳谷保往南坡燒荒播種……四人歃血為盟,取‘谷’字立誓:‘異姓同脈,谷豐人安’!”
四兄弟的村莊依勢而建:
黃谷才踞東岸高地,引山泉開梯田,稻浪翻金,“谷才村”因善耕得名;
萬谷祥守太平塘水網(wǎng),織網(wǎng)船為生,“萬家村”漁火徹夜不熄;
石谷貞取北山青石,鏨出石屋百間,“谷貞村”石匠技藝名揚四方;
陳谷保焚荊棘拓南荒,育出抗旱稻種,“谷保村”成饑荒年歲的活命糧倉。
“最興旺時,太平塘街市商幡林立,谷貞村的石雕運往漢口,萬家村的銀魚干貢到京城!”老人敲著煙桿嘆息,“可這一切啊,1970年全沉湖底了……”
滄海桑田:大壩截流中的血脈守望
1970年冬,萬名水利大軍開進王英畈。黃昌明清晰記得那個清晨:“公社書記舉著喇叭喊:‘為了下游30萬畝糧田,咱得讓路!’”
四村子孫面臨抉擇:
黃谷才六世孫黃大川含淚拆祖屋,將“異姓同脈”木匾捆上獨輪車,退守東源山腰;萬谷祥后代遷往西灣高地,臨行前向沉沒的太平塘撒下最后網(wǎng)魚苗:“魚游活水,人活志氣!”;石谷貞族人把祖?zhèn)魇窆ぞ呗襁M北山巖洞,洞口刻下“石魂不沉”;陳谷保曾孫陳永發(fā)捧一抔南坡沃土裝入陶罐:“有土就有根!”
1973年大壩合龍,6.36億立方米湖水吞沒故園,唯余1002座山頭化作仙島?!斑w墳?zāi)侨眨拇搴笠峁擦Ⅰ劮鍘r:‘先祖并骨守湖,子孫同心護水!’”老人指向湖心四座相連小島,“瞧見沒?那便是兄弟四人的水下墳冢,夜夜托夢護佑仙島湖呢!”
月照駝峰巖,水吟兄弟情
“水庫是國家的肝腸,咱王英人是養(yǎng)肝護腸的血脈!”黃昌明顫巍巍站起,指向星空下的湖面。當年沉沒的太平塘舊址,此刻正涌動著2024年的夜游畫舫,新版山歌《四谷同心》隨風(fēng)飄來:
“水淹了老屋哎,淹不了心燈~
四兄弟的魂吶,化千島守湖山~”
遠處,“紅色郵差”黃立波乘坐新能源客船掠過波光——這位谷才村村干部,正載著村特產(chǎn)趕往鎮(zhèn)上電商站。碧波蕩漾中,300年的誓約與新時代的濤聲,在仙島湖的月色里交響不息。
通訊員:王賢堯
責(zé)任編輯:萬星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jiān)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