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产在线,91麻豆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电影,操亚洲

地方頻道:
您的當(dāng)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羽扇爹爹”樂承千年活計
2018-01-21 09:56:10   來源:湖北日報網(wǎng)

1490974446549644.png

“羽扇爹爹”樂承千年活計 記者張揚 攝

  湖北日報網(wǎng)(記者張揚)一把小凳、一張飯桌、幾把改錐、一堆羽毛……3月30日,春雨瀝瀝,古稀老人張立成緊握手中的扁平鋼錐,掌心微微發(fā)力,16根鵝毛桿攏成一排被從中刺穿,手腕再扭,鐵絲順勢穿入固定,半面鵝毛扇已然成型。一氣呵成的動作,張爹爹已經(jīng)做了45年??恐谱饔鹈冗@門祖?zhèn)魇炙?,老人?個孩子上了學(xué),家里蓋起了瓦房,也將清涼的柔風(fēng)送到了千家萬戶。

  張爹爹是仙桃人,羽毛扇是當(dāng)?shù)貍鹘y(tǒng)手工藝品,距今已流傳了一千多年。老沔陽(現(xiàn)仙桃市)羽毛扇毛片平薄、質(zhì)軟風(fēng)柔、式樣美觀,以選料名貴、制作精細而廣受百姓青睞。坐落于沔城的諸葛武侯祠,更因為“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加深了當(dāng)?shù)厝藢τ鹈鹊南矏邸T诶香骊?,男方迎娶新娘,都會趕在端午節(jié)前,給女方家和親戚送去羽毛扇。1966年,張爹爹送給老伴的第一件禮物,就是一把大雁毛扎制的羽毛扇。那個年代,家庭副業(yè)被當(dāng)作“資本主義尾巴”,但民間羽毛扇制作和交易從未中斷。

  張爹爹家族制扇的傳統(tǒng)已有百余年,他從20多歲起制扇,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父親當(dāng)年傳授的竅門,“手上要有勁,要穩(wěn)。扎出來的扇面要圓,要平?!备母镩_放后,仙桃人對羽毛扇的需求猛增,僅張爹爹所在的村子就有20多名制扇手藝人。不過,近20年來,隨著空調(diào)和電風(fēng)扇越來越普及,羽毛扇逐漸難覓蹤影,村里只剩下張爹爹一人還在堅守制扇的活計,一年大約要做300把羽毛扇。他制扇的原料也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的羽毛,換成了家養(yǎng)鵝毛。

  張爹爹制扇嚴(yán)格遵照古法:64根鵝毛沿扇柄分兩列排開,理片、消毒、縫片、接管、攏毛、縫片、修整、包角、穿穗9道工序依次完成,一般完成一把扇子需要一個小時。老人制作的扇子美觀耐用,妥善保管能用兩到三個夏天,與市場上那些稀稀拉拉幾根羽毛,用膠水粘制,一搖就垮的“觀賞扇”相比實誠得多。

  這幾年,隨兒子到武漢居住后,閑不住的張爹爹獨自乘火車到安徽六安,每年采購回30公斤鵝毛,每天堅持做10把扇子,到周邊菜市場兜售,售價20元一把,市場反響還不錯??蛻魝冑澋溃皬埖挠鹈群碗娚瓤照{(diào)相比,風(fēng)更加柔和,小孩消暑不容易感冒,坐月子的買了蠻實用”。

  去年,在家人帶動下,張爹爹開始“觸網(wǎng)”,用自己和家人的微信打開了羽毛扇的銷路。老人劃開手機給記者一指:“洗個臉的工夫,女兒的微信好友就訂了8把”。逐漸地鄰居們都知曉了院子里有個“羽扇爹爹”,把他推薦給湖北日報網(wǎng),在斗魚直播平臺組織了一場制扇秀。一個小時里,張爹爹一邊分享著羽毛扇背后的文化傳承、風(fēng)土人情、家族故事,一邊展示手上功夫,從開水壺蒸汽消毒,到縫片“左右開弓”,引得直播間里彈幕不斷,“爹爹好帥”“讓我想起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搞個20把,莫樣買?”,累計有93.78萬觀眾觀看了直播。

  直播時,不少網(wǎng)友提出想學(xué)習(xí)制作羽毛扇,張爹爹滿口答應(yīng):“一個禮拜包會,免學(xué)費,希望大家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