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产在线,91麻豆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电影,操亚洲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武漢網(wǎng)站
承載武漢幾代人記憶的工人文化宮
2022-05-24 09:20:36   來源:今日湖北

1653355109358793.jpg 本網(wǎng)訊(文/李文斌)如今的年輕人,休閑娛樂會去萬達廣場、新天地等商圈,或是歡樂谷這樣的游樂場,“工人文化宮”對于他們來說是個陌生,甚至有點老土的地方。然而時光倒流70年,工人文化宮標示著特定的人文符號,鐫刻著特定的時代烙印,閃爍著特定時代精神,她們驕傲而自豪地矗立在每座城市的中心,如同今天的CBD般耀眼奪目。大家休息的時候,若要出門休閑,首選一定是去往集閱覽室、娛樂室、影劇院、舞廳、球場……于一體的工人文化宮。

1653355289549068.png

1653355290937311.png

《長江日報》影印件:《漢陽工人文化宮日前隆重開幕》

1950年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jié),新中國建國剛滿7個月,由周恩來親自批示,毛澤東親筆題名的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盛大開幕,其選址正在故宮旁邊的太廟。5個月后的國慶一周年紀念日之際,由國民時期東方酒店改建的上海工人文化宮開放,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親自題寫匾額:“工人的學校和樂園。”

有了北京、上海領(lǐng)頭,工人文化宮猶如雨后春筍,一瞬間風靡全國……在那個激情四溢的火紅年代,作為“學校與樂園”的工人文化宮,就像一眼取之不竭的泉水,源源不斷地給勞動者送來甘甜,給社會帶來祥和。在這里,勞動是尊嚴的象征,勞動者是當然的主角,一曲《咱們工人有力量》,唱出了他們的多少激情豪邁,一句“請到青年突擊隊里來”,寄寓了他們的多少向往與追求。工人文化宮所創(chuàng)造的“工作式文化、文化式休息”氛圍,使之成為勞動者們趨之若鶩的職工嘉年華。

1653355373732752.png

1989年李慧娟在硚宮榮獲武漢市首屆“健身小姐”稱號

首當其沖的硚口工人文化宮

武漢是華中工業(yè)重鎮(zhèn),也是全國較早興建工人文化宮的城市之一。1949年武漢解放伊始,市總工會籌委會在江漢路璇宮飯店五樓,建立了武漢市第一個工人俱樂部。俱樂部經(jīng)常放映電影、表演戲劇、舉辦展覽,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1950年底,市人民政府專門劃撥土地和資金,在硚口宗關(guān)申新紗廠附近,興建武漢第一座工人文化宮“硚口工人文化宮”。宮內(nèi)包括可容納1200人的大劇場,還有圖書室、交誼室、娛樂室、燈光球場等。 

1951年9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硚口工人文化宮正式落成,全市職工代表、中南局及武漢市各機關(guān)團體都派代表前來祝賀。開幕式上,武漢市總工會主席趙敏、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張難先、中共中央中南局宣傳部秘書長劉祖春、中南總工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何英才、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部長李爾重、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經(jīng)畬副市長等相繼致詞。

市總工會主席趙敏激情致詞:“工會組織應當關(guān)注工人的文化活動,以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鼓舞他們的生產(chǎn)熱情。工人文化宮應當把提高工人政治覺悟、鼓舞工人生產(chǎn)熱情作為自己一切活動的靈魂。工人文化宮的工作要注意普及,要照顧大多數(shù)工人的需要,要依靠工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理,只有發(fā)動工人自己來辦理,才能得到廣大工人的支持?!?/p>

武漢市特等勞模朱玖、彭仰欽代表全市職工發(fā)言:“工人階級已經(jīng)成為國家的主人,是新中國的領(lǐng)導階級,工人不再是機器的奴隸。工人階級要建設祖國,必須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工人文化宮的落成,是工人和文化相結(jié)合的開始,是工人階級在政治生活中向前進步的新起點。”

當天,硚口工人文化宮熱鬧非凡,市總工會在此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燈光球場里的體育比賽,劇場里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還有圖書室、交誼室、娛樂室里的各項活動。夜幕降臨后,大家在廣場上舉行了營火晚會,紅彤彤的營火映襯著工人們自豪而滿足的笑臉……

每年五一勞動節(jié),是硚口工人文化宮最熱鬧的時候。最受歡迎的當然是舞會了,300多人在交誼室里翩翩起舞,場面十分壯觀。一些工會充當紅娘,組織男女青年參加舞會,為他們牽線搭橋。夜晚,燈光球場還會舉辦露天舞會,職工和家屬們談笑風生,樂在舞中……

硚口工人文化宮劇場是硚口區(qū)的第一座電影院,直到60年代中期,上起古田、下至硚口路的居民,都到此看電影,即便后來有了軍需電影院、五一俱樂部和硚口區(qū)委禮堂,這兒也是周邊十幾萬人和數(shù)百家企業(yè)職工觀看電影的首選之處。最輝煌的時期,凡有新電影放映,三棉、一針織、市汽配、3604等幾十家大型企業(yè)都會找電影院經(jīng)理“開后門”訂包場。

1653355401189850.png

上世紀八十年代硚宮舉辦職工棋類比賽

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柳大華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我的成長與硚宮密不可分。”柳大華小時候住在硚口,大哥柳大中經(jīng)常帶他去硚口工人文化宮下棋。1963年,柳大華代表硚口區(qū)參加全市少年象棋比賽,奪得冠軍。當年6月,硚口工人文化宮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象棋晚會,由年僅13歲的柳大華“做擂主”,進行象棋表演賽。柳大華和9名觀眾交手,以驚人的快殺全勝而歸。

    1966年的大年初一,全國象棋冠軍李義庭應邀到硚口工人文化宮舉行表演賽,柳大華第一次與棋王對弈,最后兩人下成和局。回憶起那段時間參加各種活動時,柳大華格外興奮,“我還代表硚宮和江漢工人文化宮對抗,觀眾人山人海,下起來特別過癮”。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硚口工人文化宮舉辦武漢市健身比賽,20出頭的武漢姑娘李慧娟,奪得武漢市首屆“健身小姐”稱號?!拔耶敃r大膽地穿著比基尼上臺,說是比基尼,其實是我用游泳衣改的,因那時武漢還沒有比基尼賣?!泵慨敾貞洰斈瓯荣惖那樾螘r,李慧娟總會提及這段往事。

1653355429964942.png

1984年湖北省首屆職工燈迷會猜在琴臺文化宮舉行,這是當時編印的會猜專輯《楚天迷會》

上世紀九十年代,硚口工人文化官和武漢職工大學,一起并入武漢商業(yè)學院。然而,時光沖不走人們腦海深處的印跡,那種愜意的氛圍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充滿古韻的漢陽工人文化宮

1953年10月,武漢市第二屆勞模大會在新落成的漢陽工人文化宮隆重舉行。該宮建于武漢名勝古跡之一的伯牙鼓琴舊址上,這是繼硚宮之后我市修建的第二座工人文化宮。10月17日,漢陽工人文化宮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典禮,中共武漢市委副書記趙敏、武漢市文化局局長黃居易、武漢市工會聯(lián)合會副主席蘇星、漢陽區(qū)人民政府區(qū)長張心乃、武漢市特等勞模付景文等,以及各廠礦企業(yè)、機關(guān)團體代表300余人參加了典禮。

    漢陽工人文化宮一期工程,修建了音樂臺、交誼廳、閱覽室、露天舞池、燈光球場等??杉{200人的閱覽室,藏書近一萬冊;露天舞池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舉辦工人舞會,平時放映電影或組織演出;燈光球場安排籃球、排球、乒乓球等比賽活動。二期工程又修建了工人療養(yǎng)所、工人運動場,并在月湖辟出一個天然游泳池。

1982年勞動節(jié),武漢市總工會漢陽工人文化宮改名為武漢市總工會琴臺工人文化宮。次年春節(jié),文化宮新建了游藝活動廳,引進了先進的游藝設施。文化宮還成立了業(yè)余藝術(shù)團,創(chuàng)辦職工集郵研究會,開設各種培訓班,并被評為武漢市先進文化宮。

1984年8月,琴臺工人文化宮影劇院竣工。整個劇院由前大廳、觀眾席和舞臺三部分組成,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設有1700個觀眾席。琴臺劇院落成后,成為武漢大型影劇院之一,經(jīng)常承辦大型活動及重要演出。

1653355473986977.png

    這張珍貴的照片,拍攝于1984年武漢市首屆“勞模班”開學典禮,拍攝地點正在琴臺劇院大門前。照片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各級勞模,坐在前排中間的是武漢市總工會主席、老勞模李梅芳??吹竭@張照片,令我們更加懷念這位武漢工人運動的前輩!

鋼筆畫家王安平深有感觸地說:“我十分感謝琴臺文化宮,讓我的作品第一次走向全國。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琴臺文化宮先后參加了兩次美術(shù)創(chuàng)作班,作品《合奏》獲獎被選入全國八省市美術(shù)作品聯(lián)展,在上海展覽時,被《文匯報》刊用。”琴臺文化宮這塊沃土可謂人才輩出,何祚歡當年在這里曾連講100余場評書《雙槍老太婆》,好評如潮,后來被選送到市曲藝團,成為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琴臺文化宮留下了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記憶,揮之不去,雋永綿長。”王安平說。

2000年初,歷經(jīng)50年風雨的琴臺工人文化宮,除保留古琴臺外,其余建筑全部拆除,用于建設琴臺文化藝術(shù)中心;一度輝煌的琴臺工人文化宮,變身為武漢文化藝術(shù)的地標——琴臺大劇院和琴臺音樂廳。

熱火朝天的武昌工人文化宮

1953年,為滿足武昌區(qū)廣大工人的文化生活需要,我市動工修建第三座工人文化宮——武昌工人文化宮。1954年2月2日,新建的武昌工人文化宮開幕,參加開幕典禮的有中共武漢市委書記張平化、副書記趙敏,市文化局副局長巴南岡,市工會聯(lián)合會辦公室主任呂梁、勞動模范沈桂英等及各界代表150余人。

這座文化宮修建在武昌區(qū)工廠最集中的地方:它的東面是美麗的沙湖,南面緊鄰第一紗廠,西面接著震寰、裕華兩紗廠,稍遠的北面是第三發(fā)電廠和武昌車輛廠,生活在這一帶的工人和家屬有五萬多人。文化宮的全部面積占地240余畝(包括一部分沙湖),包括可容500人跳舞的、式樣新穎的橢圓形交誼廳,可容300人活動的游藝室,還有露天劇場和燈光球場,以及美麗的花園和荷花池。為滿足工人子弟的需要,文化宮還修建了“兒童之家”。

那時武昌工人文化宮周圍有十幾萬居民,文化宮是工人和居民文化娛樂生活的主要場所,看電影、打籃球、跳舞、唱歌、學習、培訓等,文化宮門口從早到晚人潮如織。許多老工人不會忘記1959年國慶的那次煙火大會,“建國十周年大慶,武昌工人文化宮提前半年就做了準備工作?!睅兹f名觀演工人走在當時泥濘狹窄的和平大道上,如長龍逶迤排頭已不見排尾?!胺e玉橋到三角路一段都是人,加起來至少有10里路長?!?/p>

至今不少老工人回憶,他們最初的戀情就是萌芽于武昌工人文化宮。在積玉橋附近,有著眾多女職工的棉紡廠,在青山,有著眾多男職工的武鋼和一冶,是文化宮組織的舞會,把這些男女青年牽在一起,使之終成眷屬。

    2010年市政府重修武昌工人文化宮,并更名為武漢工人文化宮。2015年,重新修建的武漢工人文化宮正式對外開放,舞廳、溜冰場、籃球場、錄像廳……這些記憶中的符號,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職工劇場、游泳館、健身館、圖書館等,備受職工群眾青睞。

活力四射的江漢工人文化宮

在市總下屬的四個文化宮中,江漢工人文化宮建宮最晚,卻聲名遠播。1956年4月,原武漢市工人俱樂部遷到漢口解放大道循禮門新址,改名為江漢工人文化宮。宮內(nèi)設有圖書室、娛樂室、培訓室、球場等。1957年,市人民政府將中蘇友好宮劃歸江宮,改名為江宮劇場,這是當時僅次于武漢劇院的綜合劇場,擁有1200個觀眾席,舞臺設有樂池。江宮劇場的演出和電影上座率,一度躋身武漢前兩名。

    上世紀八十年代,江宮修建了舞廳和溜冰場。那時的江宮舞廳場場爆滿,為了滿足職工需要,江宮每天舉辦四場舞會,上午一場,中午一場,下午一場,晚上一場,周末還辦聯(lián)場。九十年代中期,原來的舞廳被改建為“jj歌舞廳”,成為馳名三鎮(zhèn)的娛樂場所,每天人流不斷。

   “干干干,我們工人要大干,無堅不可摧,無高不可攀……”今年70有余的李先生是江宮退休干部,曾參與組建文藝小分隊到基層演出,當年他創(chuàng)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我們工人要大干》。他回憶道,江宮的文藝活動精彩紛呈,李雙江、吳雁澤等歌唱家都到江宮講過課;湖北省音協(xié)、湖北人民廣播電臺、江漢工人文化宮聯(lián)合組建了湖北知音樂團,樂團不僅參加各種演出,還獲過全國合唱比賽金獎。

1993年,江宮承辦全國16城市職工歌手大賽,武漢選手摘取美聲和通俗唱法兩個金獎。李先生說:“這次比賽由東西湖啤酒廠冠名贊助,為了宣傳企業(yè),我們創(chuàng)作了《東啤多么美》《敬獻一杯東啤酒》兩首歌曲,后來成為東西湖啤酒廠的廠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江宮向各大專業(yè)團體輸送了不少人才,胡曉晴、林萍等著名歌手就是從江宮走向全國的?!叭鲐悓幒徒瓕m也有一段緣分?!崩钕壬f,撒貝寧的媽媽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江宮,一家人住在江宮宿舍里,小撒放學到江宮食堂吃飯?!靶∪鍪莻€聽話的孩子,課余時間就到江宮和少年宮學習聲樂,老師們都很喜歡他?!?/p>

    李先生又提到劉亦菲,“劉亦菲的媽媽是歌舞劇院演員,經(jīng)常參加江宮組織的小分隊演出。劉亦菲很懂事,媽媽上臺后,她就和小朋友們玩,或者參加培訓班的活動,等媽媽下臺卸完妝,兩人再一起騎車回家。”

  2007年江宮拆除重建,退休后的李先生仍然關(guān)心江宮的發(fā)展,希望早日看到新建的江宮,看到新江宮能再展雄風。

時光荏苒,武漢各工人文化宮轉(zhuǎn)眼走過了近70年的風雨歷程?;厥淄拢鼈冊?jīng)盛極一時,也曾舉步為艱。而今,記憶中的工人文化宮華麗轉(zhuǎn)身,邁著堅定的步伐重新走回職工的視野。一座城市,一座建筑,幾代職工,幾多記憶,就這樣交錯纏繞,綰結(jié)成印。當下,工人文化宮在改革與發(fā)展中步履堅定地前行,記憶中的文化宮已定格為難忘的影像,憧憬中的工人文化宮輝煌可待!

追溯歷史情結(jié),尋找情感記憶,回應時代共鳴,弘揚勞動文化……這即是拙筆本文的目的所在,更希望與讀者分享。


編輯:曉穎

1653355221821032.jpg



技術(shù)支持:湖北報網(wǎng)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