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廚房做飯時,人們常常將一些蔬菜的“邊邊角角”丟棄掉。實際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邊邊角角”,它們優(yōu)良的藥用價值并沒有被重視起來。如果用對了方法,這些廚余邊角料對人們的健康大有裨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白蘿卜葉。白蘿卜葉味道有點辛辣,還有些淡淡的苦味,但它有助于消化,適合腹瀉、胃腸道不適的人群。在食用時,可以將蘿卜葉煮熟、切碎,用油煸炒一下,再加適量的糖、醋和鹽拌勻食用。也可將蘿卜葉煮水飲用,飲用時加點糖,可改善口味,常喝可預防動脈硬化。
2.茄蒂。在平時做飯時,很多人可能會將茄蒂直接丟掉,但其實茄蒂有很多藥用價值。北京市鼓樓中醫(yī)醫(yī)院前院長陳文伯介紹,茄子本身是偏寒的食物,茄蒂寒性更大,中醫(yī)講,偏寒性的藥材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比如腸風下血,即痔瘡便血,或者牙疼、身上長瘡了,就可以用茄蒂清熱解毒。生活中,還可以用新鮮的茄蒂和黃連、黃柏或者蓮子心煎湯、沏水喝,可以治口瘡。
3.芹菜葉。很多人吃芹菜時會把芹菜葉丟掉,直接吃芹菜莖。其實,芹菜葉的營養(yǎng)價值比芹菜莖更高。芹菜葉子中所含的煙酸、維生素B2、維生素C是芹菜莖的兩倍多,鎂的含量是莖的3.2倍。食用時,芹菜葉可以焯水后用來涼拌。
4.冬瓜皮和冬瓜子。冬瓜皮能利水消腫,可將冬瓜皮與赤豆、茯苓一同煎服,利水消腫效果較好。冬瓜子也可以食用,可清肺化痰、排膿,對于肺熱咳嗽者,可用冬瓜子煎湯服用。
5.蔥須和蔥白。容易被人們丟棄的蔥須中含有豐富的多酚、蛋白質(zhì)和多糖類物質(zhì),它在清除自由基以及免疫調(diào)節(jié)等方面都優(yōu)于蔥白和蔥葉。用蔥須3~5克、枸杞20顆、黃芪20克、紅棗4~6顆,煮服,對緩解風寒感冒、偏頭痛都有一定效果。此外,蔥白是大蔥近根部的白色部分。中醫(yī)認為,蔥白味辛,性溫,有發(fā)汗、解表、散寒的功效,對于冬春季容易出現(xiàn)的風寒感冒、鼻塞流涕,可與生姜、紅糖同煎,做成“姜糖蔥白飲”,服用效果很好?,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蔥白所含的蔥蒜素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文由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門診部副主任醫(yī)師宋歌進行科學性把關。